目前分類:講座訊息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很少一位心理治療師是如此活耀於政治上。

Andrew Samuels年輕時是個社會運動狂熱份子,因此走向社工專業,進而投入榮格取向的心理治療。他不像台灣熟悉的榮格分析師,不是那一種「仙風道骨」的模樣。相當年紀了,他還是積極投入社會運動。多年以前,以「第三路線」知名的英國重要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曾經受邀來台,安德魯‧沙繆斯和他同樣是前英國工黨出身的首相布萊爾所聘的重要顧問。在這次訪台期間,他以心理和社會工作者為主要對象, 從榮格心理學的觀點,提供了不一樣的觀察與視野,舉辦一場專題演講(12/27晚間)及二日工作坊(2013/12/28.29)。

【活動已舉辦,此為存檔】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珍貴合影   

2013國際榮格分析心理研討會於10月20日順利閉幕,
精彩活動影像已新增至相簿,歡迎欣賞。

>>精彩影像分享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活動已舉辦完成,此為活動存檔】

鄧惠文、楊蓓榮格心理學巨擘的分享與對話



*大眾演講四場

*地點 / 國家圖書館3F

10/15(二) Thomas B. Kirsch X鄧惠文 ◎榮格與我:個人及專業的反思
10/16(三) Murray Stein X 楊蓓 ◎人到中年
10/20(日) 河合俊雄 ◎村上春樹與日本中古世紀的故事」
10/22(一) Marta Tibaldi ◎榮格與義大利導演費里尼

*舞台劇 / 國家圖書館B1
10/17(四)《紅書》場景

*紀錄片/ 國家圖書館3F
10/18(五) 改變的智慧:衛禮賢與《易經》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活動已舉辦完成,此為活動存檔】
2013 International Jungian Conference (國際榮格心理學會議):<尋找榮格,穿越文化的疆界>,將於2013年10月17-20日於台北舉行,會議四大主題為:
I.《紅書》與道家的相遇
II. 從亞洲觀點看衛禮賢
III. 東西方對談
IV. 榮格、亞洲與跨文化

會議時間: 2013年10月17-20日
會議地點: 國家圖書館(台北市)

主辦單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台灣榮格發展小組國家圖書館趨勢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台灣沙遊治療學會台灣舞蹈治療協會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心靈工坊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大會榮譽主席: Thomas Kirsch, Murray Stein 大會主席: 陳怡蓁、王浩威



【研討會介紹】

我們很高興也很榮幸邀請您一起來參與台灣第一次主辦的國際榮格分析心理研討會暨論壇:尋找榮格,穿越文化的疆界。 因為榮格生前的交待,他進行自我探索的手稿《紅書》,包括文字和許多繪圖,終於在他去世後六〇年得以發表。《紅書》是榮格離開佛洛依德後的產物,也是遇見 東方才結束的積極想像活動。自《紅書》出版之後,不論是東西方都對《紅書》掀起了一股熱潮。大家對於如何更深入地了解《紅書》都非常有興趣。為使大家對 《紅書》更加了解 ,我們邀請了國際榮格心理學專家及臺灣的道學專家分別從《易經》以及道家思想來探討《紅書》。此會議中,我們將著重在榮格與亞洲的關係,特別是從道家的觀 點,以及衛禮賢在易經翻譯上的貢獻。

從《紅書》出發,我們希望建立一個跨文化的平台,讓東方與西方一起來討論藝術、宗教、夢、道家、《易經》、以及榮格心理學。為此,我們特地邀請東亞各國的 榮格分析師以及歐美的分析師一起來共襄盛舉,包括了日本、韓國、香港、大陸等地的榮格分析師。在10月20日,將會有兩個國際性的論壇,讓這些分析師一起 來討論榮格在亞洲的發展。我們同時也邀請前IAAP理事長Thomas Kirsch在會議結束前,為我們談談榮格在亞洲的未來發展。

大會的焦點除了連續四天的研討會和對談之外,在10月17日晚上,我們特地邀請了蘇黎世榮格學院院長Murray Stein以及他的團隊,為我們重現「《紅書》場景」這一齣戲,四位資深榮格分析師分別扮演《紅書》裡的角色,藉此讓我們更能深入了解《紅書》的精髓。 10月18日晚上,我們則安排了另一個精采的紀錄片,這是由衛禮賢的孫女Bettina Wilhelm所導演的「改變的智慧:衛禮賢與《易經》」,讓我們一起探討衛禮賢對東西方的影響。

【四大主題】

最重要的是這次大會的四個主題:1.《紅書》與道家的相遇;2.從亞洲觀點看衛禮賢;3.東西方對談;4.榮格、亞洲與跨文化。這是一次深入的會議,是來 自不同領域的傑出人士匯聚一堂,進行一場堪稱國際罕見水平的對話。希望您在這次的研討會與論壇中收穫滿滿,不論是舊雨新知都能享受我們為您精心策劃的節目 和內容。

【與會講師】(依姓氏英文拼字排列)
Paul Brutsche, Angela Connolly, 高嵐, 何乏筆, John Hill,蕭進銘, 胡因夢, 河合俊雄, Jean Kirsch, Thomas Kirsch, 賴貴三, 賴賢宗, Chie Lee (李琪), 李豐楙, 李佳怡, Shirley Ma, Lucienne Marguerat, 巴奈•母路, 潘小雪, Dariane Pictet, Liza Ravitz, 李符永, Christa Robinson, 申荷永, Murray Stein, 田中康裕, 鄧惠文, Marta Tibaldi, Bettina Wilhelm, 楊蓓, 楊儒賓

詳情:國際榮格心理學會議官網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榮格相信,個案與治療師之間的關係是心理治療中主要的療癒因子。在分析過程中,個案與治療師雙方都會在互動的交互作用下產生改變,這也是動力取向慣稱的「移情--反移情」。在2013年9月28-29及2014年一月份舉辦的兩場工作坊中,主講人Liza將會和大家分享與討論榮格學派對於「移情--反移情現象」的看法。兩場工作坊主題為:
移情心理學:一個煉金的組合、榮格學派的兒童治療:原型與個別因素(2014年1/18-19)活動已舉辦,此為活動訊息存檔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舉辦】醫治我們的父親:跨世代創傷、男性與家庭暴力工作坊

【課程主題內容                                    

工作坊的目的希望能幫助實務工作者了解跨世代創傷、男性與家庭暴力之間的關係,同時協助相關專業人員知道對於有創傷歷史的加害人何提供協助,並協助專業人員覺察在提供協助的過程中,移情與反移情的動力關係。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舉辦】鍊金術意象的認知美學:從鍊金術歷史到夢的工作 

 

錬金術提供歷史性的基礎,讓想像與心靈視覺意象這兩者成為榮格的重要理論。從1928年榮格開始接觸錬金術的世界起,他對錬金術意象一直深深著迷 著,後續研究與著作有很大一部份都投注在這個主題上。的確,他許多主要概念,如個體化歷程與超越功能,以及他的方法論工具,如擴大法與積極想像,在他接觸 錬金術並了解錬金術如何與意象工作後都有了相當的修正。

然而,榮格對於錬金術與心理學兩者關聯的理解,因為他的觀點缺乏歷史本質,因此日漸被否定。這情形就像他對足以進一步瞭解錬金術意象功能相關的認知美學之重要性的忽略,造成日後的榮格學派無法在心理學上繼續擴展榮格所認為的錬金術對心理學的重要性。

在工作坊的前半段,我將探討西方14到16世紀歐洲錬金術在錬金圖像的發展,以便勾勒出這段時間的演變歷程。只有將錬金術意象的美學納進考量,才可 能證明某些愈來愈常被使用的美學技術,如拆解與重組(disjunction and recombination)先前圖像個別象徵元素,使用壓縮組合,以及使用架構裝備(framing devices),是如何逐步增加意象的認知功能與象徵力量。如果錬金術仍舊與心理治療相關,這完全是因為在我們了解病人的意象、隱喻與敘事時,它們幫助 我們了解其中的認知美學。

在工作坊的後半段,我將採取比較臨床的觀點。我會引用關於做夢與做夢能力的最新研究,以檢視榮格對於做夢的概念,目的在把注意力放在夢創造的真正歷 程,以及夢的引喻的美學。我會特別討論榮格對於創傷夢(trauma dreams)的觀點,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我們反省精神病與性倒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夢工作能力。最後我將討論我們如何用分析的方式工作,修補 無法做夢者的做夢歷程。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舉辦】心理治療中的身體:重新擁抱身體及其困境

 

在當今的學派裡,不論是佛洛依德學派還是榮格學派,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新趨勢就是在於理論與臨床實務上日漸強調身體的重要性,同時也愈來愈理解身心二 元觀點的危險性。這樣的二元觀點忽略了身體體驗對於形塑心智與心靈的重要性。每當談及健康時,我們自然會將心靈與身體密切連結,也自然的將身體視為個人的 居所。身體是我們感覺存在與活著的來源。然而,對於我們在實務相遇的這些人,身體的感覺在臨床上卻是陌生與失真的。身體對他們而言,不再是生動的主體真實 (Leib),而是被客體化的物件(Korper);而自我(self)感也在某種形式上和身體的真實分開或解離。

在這個工作坊我將討論我與各種分析個案相遇的心理狀況,並且試著解讀他們的經驗。雖然心理分析病患每一個人呈現的主訴症狀、家庭史、社經背景與性別都有非常不同的樣貌,但他們都呈現因與身體解離所附帶的去個人化與心靈死寂的共通點。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年12月榮格分析師 Shirley S. Y. Ma曾在工作坊中帶大家一同探討,格林童話中的「白蛇」和有名的中國傳奇故事「白蛇傳」,這兩個童話都呈現了當女性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與障礙時所展現的本能的力量。在榮格心理學裡,女性心靈中陽性特質的部分,被稱之為阿尼瑪斯(animus)。與之相對應的是阿尼瑪(anima),也就是男性心靈中的陰性特質。

 

近幾十年來,西方女性以及越來越多的東方女性,透過更高的教育,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職業前景,而有機會發展自己的阿尼瑪斯。在大多數大學的醫學系、法律系和商業系所,女學生的比例相當甚或超過男學生。因此,這些專業團體漸漸地已經是以女性為主,成為一種社會事實。現在的女性獲得更高的教育,擁有自己的事業,然而,她們是否比自己的母親和祖母來得幸福?現代女性和她們的母親和祖母相較,是否覺得更充實、滿意呢?在她們的發展和心理-靈性的演變上,阿尼瑪斯是她們的朋友還是敵人?(本活動已舉辦)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人布萊恩•費爾曼(Brian Feldman),於2013/3/4,5及6日,帶來一場演講及二場工作坊,與大家交流分析心理學派對兒童及青少年工作的新發展。
 
費爾曼博士是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也是兒童、青少年與成年人心理分析師,他整合榮格、依附理論、與英國客體關係理論,在歐美與著名榮格分析師馬拉‧西多利(Mara Sidoli)共同發展嬰幼兒觀察與兒童╱青少年、成年訓練計畫。他是俄國與巴西眾多機構或大學的訪問學者,也在南北美洲、歐洲、俄國、澳州與亞洲進行講學。詳細演講內容及場次時間,請見內文。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黑暗之光」這一個主題,首位取得榮格分析師執照的臺灣人李佳怡,於2/24上午帶領大家透過十分貼近的閱讀,來看看榮格思想中對這主題的看法。藉由此,我們將進一步探索這主題為什麼在西方煉金術和中國煉金術皆扮演重要的角色。典型的例子可以在《紅書》The Red Book)、《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以及一些童話故事中看見;到了最後,李佳怡將與大家討論如何將這主題應用到榮格學派的分析實務上。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2月3日,目前執業於巴黎的榮格分析師-史蒂芬生(Craig E. Stephenson),將帶來一場特別的專題演講:『榮格與莫雷諾心理治療技巧中的人格化與鏡映(Personifying and Mirroring in the Psychotherapeutic Practices of Jung and Moreno)』,詳細活動資訊及主講人簡歷請見內文。

附身(possessions)是古老的現象,但在現代的心理治療中(例如海寧格的家族排列),我們又可以看到幾分身影。附身的思考是榮格分析心理學的重要關鍵之一,他到生命最後還在呼籲心理學家對那些經歷史上經典的附身案例要多加注意。他自己就是從法國盧丹(Loudun)歷史上的案例發展出對附身的看法,放在心理治療的背景下更可以瞭解。

榮格和莫雷諾(心理劇創始人)的心理治療乍看是不同的,卻有著內在的互補。榮格是內向取向的,專注於內在的心靈地圖;莫雷諾是外向取向的,專注於人際地圖。從人格化和鏡映這兩個技巧中,克雷格將從臨床帶領我們做更深的思考。(本活動已舉辦)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榮夢、沙與神話:一個重生的故事,沙遊實例分享

Dreams, sand, and myth: a rebirth story – a sandplay case presentation

主講=Jean Kirsch, M.D.、Liza J. Ravitz, Ph.D, CST-T 

時間=2013/01/19 (活動已舉辦,此為活動存檔)

 

一個暖夏午后,暴雨中,我坐在德國柏林某個小酒館前,戶外的亮黃色陽傘下,啜飲著苦艾酒,我的陽傘與其它十幾座陽傘並列在人行道上。當我向長長的大道俯視,穿過暴雨的空隙,我看到一棟建築頂樓的白色正方形招牌,上面用粗黑印刷體寫著「現在有多久?」(HOW LONG IS NOW?)。我拿出照相機,按下快門,捕捉在陽傘下匆忙的人群,或者用報紙擋在頭上遮雨奔跑的群眾,而其他人只是在滂沱大雨中漫步。招牌被雨和水氣弄得模糊。接著雨停了,陽光穿透風雨,陽傘被折好放置在它處。這座招牌持續問著同樣的問題,很快的又被另外一場暴雨弄得模糊不清。現在到底有多久?(How long IS now?)

當我被要求為這個主題多做說明時,這個故事剛好浮現腦海。這個工作坊是一個有關神話永恆性、節奏與舞蹈、笑聲與想像遊戲的普世價值的故事。一個起源於日本七世紀某時期的神話突然間照亮了一個美國婦女,她一生苦於早期兒童性侵經驗的影響,並且掙扎著要為生命帶來連貫性與意義。我將會分享這個非常長的故事片段,故事開展在加州Palo Alto,跨越20世紀與21世紀的隔閡。

她教我現在(NOW)是永恆的。~Jean Kirsch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工作坊已舉辦,此為活動存檔)工作坊於2013/1/13舉行,由Thomas Kirsch帶領,焦點放在James KirschThomas的父親)與榮格之間的往來郵件。James Kirsch1929年五月開始被榮格分析,並與榮格持續通信到榮格1961年過世前。榮格與猶太教的關係、他與納粹的接觸在西方廣受爭議。這些郵件也包括榮格當年觀點的第一手文獻。

 

郵件的另一個主題是James Kirsch既接受榮格分析又接受榮格督導。我們將閱讀兩人之間的信件,了解榮格如何同時與這兩種角色工作。

 工作坊主題:榮格、猶太教與反移情:榮格新出土信件的意義
 (Correspondence between James Kirsch and CG Jung with Reference to Judaism and to Clinical Issues)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榮格的看法,無意識(用海洋或森林象徵)是個體與社會智慧的來源。神話與童話是集體無意識的一部份,而集體無意識的原型象徵與意象,展現人類行為底下普遍的真實。以童話裡的英雄為例,它通常象徵自我(ego)。每個童話可以教導我們理解人的處境,以及如何透過自我意識產生療癒。童話的心理詮釋是通往心靈成長與發展有用的工具。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榮格在1930年代左右開始密集研究煉金術,往後30年的心理學研究與著作裡更是廣泛地使用煉金術。他多數的成熟作品都包含煉金術這個重要的概念,在《榮格全集》裡有三冊專門討論煉金術,其它冊裡也有許多論文廣泛的表現出煉金術研究的影響。為了瞭解榮格成熟期的作品,研究他煉金術相關的著作是必要的。在這個前後12個小時的講座,Murray Stein,Ph.D.會帶領我們試著了解為什麼榮格在深度心理學裡將煉金術看得這麼重要。【本活動已舉辦,此為活動存檔】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不再是單一的工作坊,而是有系統的深入教學,是近乎榮格學院一個完整的課程。這個系列課程共有三場工作坊(分別於2012年9月、11月及2013年3月),從這三場工作坊中,將以象徵歷程為核心取向,深入討論榮格學派分析法,由Liza J. Ravitz, Ph.D主講,詳見全文。(本系列活動已舉辦)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urray Stein, Ph.D.於6/13(三)及6/15.16(六.日)9:30-17:00將主持二場工作坊:榮格學派的夢工作、個體化原則。

 

在這二場工作坊中將介紹他所稱為的「榮格心理治療的四大支柱」觀點,包括:1.預估個案個體化的潛在能力;2.在具治療性的關係「裡」工作及「和」治療性的關係工作;3.在長期心理治療中與夢境材料一同工作;4.透過運用「積極想像」來建立超越功能。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 Joe Cambray於6/6(三)9:30及6/7(四)9:00,將主講二場工作坊:共時性:榮格原先的定義與當代的觀點、當複雜理論與臨床工作相遇。

文章標籤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a Tibaldi於2012年5/5及5/6,9:30-17:00將主講二場研討會:夢裏的陰陽,醒時的男女、榮格取向的癌症創傷與超越。在這二場活動裏,我們將探討內在生命中的陽性╱陰性面向,及其對於女性與男性認同的影響,以及情結與癌症的急性和慢性創傷,與如何超越。


Jung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